没有必要对中学生的讽刺感谢信过于紧张

2020-08-03 16:45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在过去的两天里,甘肃玉松学生写给天津学生的两封讽刺感谢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,并出现在互联网上。"玉山学生在信中说:" 谢谢你寄给我们的文具,但我们不需要它。"许多网友对这两封讽刺的" 感谢信 "非常不满。" 为什么现在儿童的心态是这样的呢?" 作为回应,玉松市教育局回应说,两地学校之间有一对帮手,在交换学生的过程中出现了误解,制造了恶作剧,并对有关方面进行了批评。


乍一看,这个场景看上去很熟悉:几年前,山东济南的一名中学生给四川成都石室中学写了一封信。这是一个友好的举动,但因为当地网站的草稿把它描述为一所 "穷山学校",它在全国著名的这所高中的校友中引发了强烈反响,他们以一种自嘲的方式告诉母校母校的光荣历史。


这一次的情况不一样,但所谓的 "沟通中的误解",再加上信中字句之间的内容,与被称为 "贫困地区" 的资助学校学生的不舒服心理有关。


邮寄文具当然是爱心和善意的象征,但帮助者的粗心大意确实会刺痛受助者的心,帮助别人的行为也被视为一种优越感 -- 即使在西部的乡镇中学,学生一般也能负担得起文具。当有人说某个地方的贫困与送文具有关时,也很容易被误解。


但无论如何,这是青少年之间的 "故事",也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。这并不是说 "荆棘" 这个词值得提倡,而是没有必要向一些网民担心的 "忘恩负义" 提出这个问题。我更喜欢把它理解为一些学生在特定环境下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。


几天前引起媒体注意的 "赞文化",部分反映了表达的第二道墙,儿童的 "咒骂" 不同于成人,根本没有意义,不是这种文化应该提倡,脏话不是文化,脏话应该放弃,而是应该从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待这种亚文化现象。


在网络时代,玛格丽特·米德所谓的 "后隐喻文化"( 由青年文化主导)非常明显。如果他们是成年人,这两封 "感谢信" 当然会被认为是不合适的。但是写信的中学生都在十几岁,他们的嘲弄没有成年人想象的那么强烈。在某种程度上,他们难道没有向 "外部世界" 展示他们的骄傲吗?我们不需要从 "太成年" 的角度来看待未成年人。而那些戏弄,确实解锁了当前流行的幽默、滑稽的表情,但也拒绝解释得太好。


最后,当地教育部门被迫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做出回应。这种态度也值得称赞 -- 他们将其描述为 "恶作剧",这是一种相对中立的评估,并期望它能 "批评有关人员的教育",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善意提醒,而不是某些公众舆论的过度反应。


我们需要用慈爱的眼光看待孩子们的 "嘲弄" 或 "自我贬低",并试图理解和引导他们,而不是因为误解而强迫他们。所有的 "强迫" 都是代沟的建构,也没有必要夸大。




责任编辑:萤莹香草钟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美妆芭莎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美妆芭莎网